正规炒股入门知识 光绪初年的“丁戊奇荒”有多惨?三年饿死千万人,清廷却不施以援手
1875年光绪元年正规炒股入门知识,山西、陕西、河南、山东爆发了旱灾,遍地赤地千里。光绪二年,爆发蝗虫灾害,满天地的蝗虫飞舞将农民的粮食掠夺得一干二净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北方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饥荒,或许有聪明的小伙伴会说蝗灾有什么可怕的,蝗虫吃了不就完事了。世界上有接近900种蝗虫,其中只有两种可以食用,其他所有的种类只要食用都会对人体造成不适反应。
三年旱灾引发旷世饥荒
这一次饥荒覆盖面积奇大,受饥荒影响的人数足有两亿人。惨状在史料《晋豫灾略》中有记载,其中几句苍白的字句足矣让人感受到这次饥荒的恐怖:
一年不雨,二年不雨,三年不雨。
从光绪元年一直到光绪三年都没下过雨,大地失去了雨水的滋润,同时北方农民都无法进行农作,他们只能天天求雨祈求上天能赏赐一些雨水。
而后《晋豫灾略》又记载:
贫者饥,贱者饥,富者饥,贵者饥,老者饥,壮者饥,妇女饥,儿童饥,六畜饥。
不仅仅是穷苦人家饿肚子,北地地区的粮食匮乏所有人都陷入绝望之中。
这个时候有食物的人不敢烹煮,怕炊烟和气味散发引发其他人来争抢。小孩子出门都要带着一把小刀,因为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别人掳去果腹。
而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有人在交换自己的孩子吃了,就是易子而食,基本一闹饥荒都会出现的情形。这几年北方的情形说是人间,倒更像是人间炼狱。晚清朝廷自然是知道北地的饥荒爆发的,因为旱灾在河北和北京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。那么朝廷是怎么做的呢?
洋务运动与救灾之间
先说说当时的背景,当时清朝政府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,赔了不少的钱财。太平天国之乱刚被平定,加之洋务运动正在进行,需要不少的钱财。简单点说,就是没钱进行救灾了。现在的钱只够做洋务运动和救灾其中一件,清朝政府选择了洋务运动。
小编先前写过一篇洋务运动的文章,这些企业顶着压力做得也确实不错,却没想到这是上千万人的血换来的企业。洋务派选择把这些钱继续进行改革,而保守派选择停掉所有洋务运动,救人为主。最后慈禧太后拍板,拿出一小部分钱救灾,剩下大部分钱继续做洋务运动。
很多人都在这一次饥荒中饿死,而且饿死得非常非常多。尸体多了没人处理,就形成了瘟疫。瘟疫一出,没被饿死的人也被瘟疫感染致死了。就算顶过了饥荒,躲过了瘟疫,还有大难。由于瘟疫饥荒饿死了太多人导致人口急剧下降,很多地方开始出现了狼群大规模入侵人类居住地,没被饿死、病死的人就成了狼群的果腹之物。
传教士赈灾却被阻拦
再后来,救星终于来了,这位救星不是中国人,是英国基督教传教士李提摩太。1878年,光绪四年,李提摩太来到山东传教,初来到山东时,他以为自己来到了人间炼狱。他在赈灾这段时间的见闻都记载在了李提摩太撰写的《亲历晚清四十五年》,他眼下的情景惨状实在是让人五味杂陈。
这时候救灾开始了,救灾的不是朝廷,而是民众。当时北方的灾民逃跑到江浙地带和北京地带企图活命,而官府则设卡拦住灾民不让灾民进入。同一时间,李提摩太到上海以及写信回英国,筹集钱财买粮食以救灾民于水火。就在这个时候,民众终于出动了,江浙地带的富商及文人开始设地进行救灾,提供粮食。
李提摩太救灾确实是有目的性的,他们希望将基督教传播到中国,希望通过这次救灾能拉拢更多的人进入基督教。江浙地带的救灾也是有目的性的,他们的目的是阻止这些人接受西方人的救灾,希望阻止更多的人相信基督教。大家的动机都不是很纯粹,但确实都救人了。朝廷也很反感这些基督教徒在中国传播教义,于是有了动作。
清廷下令让重灾区山西、河南两地不允许外国人进入,阻拦他们救灾。山西官员没有选择听从清廷的命令,让基督教进入救灾。而河南则不同,河南官员软硬兼施,一面将外国人拒之门外,一边写文告诉群众:宁愿饿死,也不愿意加入外国教派!
“会不会有《光与夜之恋》的游戏CV(角色声音)?”
所以河南很多人都饿死在当地。光绪四年,北方地区迎来了大暴雨,旱灾结束了,大家也终于有粮食可以吃了。历史上将这次旱灾事件命名为——丁戊奇荒。
后记
想对这一次灾荒有更深一步了解的小伙伴直接搜索'
丁戊奇荒
'就可以了解到更多这次旱灾的事情。有了欧洲人的记载、相机的介入以及未过多丢失的清朝史料,让我们能更深层次地了解饥荒的梗概。
纵观中国古代历史,几乎每几年有一次小饥荒,每十几年就有一次大饥荒,通过这一件较为完整的饥荒记载,能让我们观察到,在古代,这样的惨状几乎每几年十几年就会发生一次正规炒股入门知识,让人动容。
旱灾李提摩洋务运动基督教饥荒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